王步文:用鲜血浇灌革命之花
发布时间:2021-02-07 浏览次数:次
门前一汪半月形水塘,四周小丘环抱,松竹常青。岳西县城关西北9公里处的温泉镇资福村塘坳组,一座建于晚清、一进两厢三合院的农家小院别致典雅。这里是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的故居。
走进王步文故居展厅,一排鲜红的大字引人注目,“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这是王步文英勇就义前为自己吟出的一副挽联。这是烈士一生的战斗历程,也是烈士的高尚品质、志向和人生观的真实写照。
“挽救危若卵石之中国”
1898年1月15日,王步文出生于资福村的一户书香门第。“听家中老人说,幼时王步文十分聪颖,祖母熊氏对他疼爱教严。”王步文故居管理员(王步文的曾孙媳)余海霞介绍。
1904年,王步文开始在私塾就读。1917年春,他考入衙前镇粹新高等小学,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并组织“乐群会”。1918年初冬,王步文来到省城安庆,考入六邑中学。
安庆当时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王步文在这里博览进步书刊,树立了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在题为《中国今日大病之安在》一文中,他慷慨激昂地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民众团结起来,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挽救危若卵石之中国”,并且表明自己坚韧不拔的决心,“予决不以一败而心冷,再败而心灰,终必达其志而后已。”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安庆,王步文激动万分、奔走呼号,积极联络青年学生,先后组织了多次游行示威,声援五四运动。在这场学生运动中,王步文因为坚决、机智、勇敢,被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921年4月,王步文等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从此王步文领导广大青年学生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先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六二”学潮、驱逐省长李兆珍、反对曹锟贿选等斗争,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省青年运动的发展。
安徽地区革命事业的开拓者
1923年10月,王步文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筹建安徽早期党组织。同年冬,安徽第一个城市党支部——中共安庆支部在安庆北门外万安局濮家老屋成立,王步文是安徽党组织最早的领导者之一。
1924年春,王步文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学习。学习期间,王步文在上海组织了安徽学生驻沪办事处,开展革命活动。为筹办平民夜校、复刊《黎明周刊》,他当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套西装和结婚时的两枚戒指。《黎明周刊》的复刊,极大地鼓舞了在沪安徽学生的斗志,揭露了军阀倪道浪、马联甲在安徽的残暴统治和祸国殃民的罪行,有力地配合了安徽的革命斗争。
1927年2月,王步文在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下,王步文没有被困难吓倒,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出生入死,为全省各地区党组织和工农运动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突出贡献。
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柯庆施任书记,王步文为委员兼管组织工作。9月,王步文肩负党的重任,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赶回安庆地区,建立了怀宁中心县委,并兼任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安庆、桐城、潜山、庐江、宿松、望江等地党的活动。此后,在汤池畈召开的潜山各地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上,王步文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省临委的指示,做出了“组织工农,夺取敌人武器武装工农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以挽回大革命败局”的决议,推动了潜山工农运动的发展。
12月,王步文领导潜山县“一二·八”暴动,带领数千农协会员包围了潜山县政府。暴动失败后,他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一次会议上说:“目前,从表面上看,好像敌人的势力猖獗,不可一世;而实际上,敌人只不过是一个空架子,我们则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只要我们坚持斗争,善于斗争,胜利必定会到来。”这为以后震惊全省的请水寨暴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王步文任省委代理书记兼宣传委员。3月,王步文任省委书记,成为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之后一个星期里,他连续主持召开 3次常委会,对全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同时向皖西、皖北和皖南等地区派出巡视员指导工作。省委还出台了很多的工作规划,比如芜湖工作条例、省委工作的方针,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的革命运动发展。
“为革命死,死又何妨!”
1931年4月6日,清明节,王步文起得很早,他要主持召开省委会议。当时的芜湖处于国民党严酷的白色恐怖之下,党的地下工作十分危险。
当天上午,王步文在芜湖柳春园宅楼上主持省委会议,由于叛徒出卖,敌人包围了柳春园楼。面对这一突发情况,王步文点燃了身边文件,对大家说:“共产党人生来就是为了砸烂敌人的监狱!同志们,准备进行一场特殊的战斗吧。”
王步文被捕的第二天,国民党便将他从芜湖押到安庆,关押于北门饮马塘监狱。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得知王步文是中共安徽省委书记,亲自审讯,许以高官厚禄,王步文不为所动。敌人施用各种酷刑逼供,将王步文的皮肉烧焦、筋骨打断,王步文依旧对党的机密守口如瓶。
在狱中,王步文坚贞不屈,他勉励难友:“我们目前不自由,正是为了给广大人民争取自由;现在的苦,正是为了将来的甜……正义、真理和胜利是属于人民的。”
他秘密给中央写信,报告芜湖党组织被破坏情况,委托战友林凌生出狱后通过中共皖西中心县委,辗转交给党中央。
他得知自己编写的《社会运动辞典》一书稿费交付,向前来探视的妻子方启坤专门交代:“当(党)用则用,家里少用,特别要帮助穷苦兄弟(即受难同志)解决困难。”方启坤遵照嘱托,将150元稿费一部分转交芜湖党组织作为党费,大部分用于救济难友家属。
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令敌人胆颤。穷凶极恶的敌人无计可施,决定枪杀王步文。
1931年5月31日凌晨,王步文一夜没有合眼,忍受着全身疼痛,把今后的工作向身边的同志作了详细交待。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鼓舞同志们的斗志,他随口为自己吟出一副挽联:“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
临刑前一小时,他给爱人方启坤(当时化名复苏)写下亲笔信:“复苏爱妻:我为革命死了,你不要悲哀,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并挥毫写下:“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君子自风流”。
上午,王步文拖着镣铐走出牢门。临刑前,他向目送他的难友们高喊:“同志们,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让我的鲜血去浇灌自由之花吧!”说完,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时年33岁。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在王步文故居内,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向人们诉说着这位革命先烈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故居管理员余海霞介绍,王步文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西厢房的门楣上至今仍有王步文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王步文参加革命后,常回家乡结交仁人志士、传播马列主义、发展中共党员,革命的火种从这里向四面八方传播。故居于1998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经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每年有三四万人次前来参观瞻仰。
2018年,王步文故居被命名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离故居不远,展陈馆、文化广场已经落成,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廉政教育基地规划用地面积150亩,功能分区包括入口接待区、故居核心区和民俗体验区,新建建筑1894平方米,并配建相应规模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王步文故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资福村也将借此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采访中,余海霞讲了一个小故事:王步文9岁那年冬天,从私塾放学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穷孩子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那个孩子穿上。回到家后,祖母心疼地说:“你这个傻孩子,天下那么多穷人,你就是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也帮不了呀!”王步文听后说:“现在能帮一个是一个,等我将来长大了,一定让所有的穷人都有衣服穿,都有饭吃,都不再挨饿受冻!”
王步文英勇就义,烈士的鲜血和生命化作了启迪民众的号角。当年仅15万人口的岳西,先后有3.8万人为革命捐躯,其中有据可查的烈士2000余人。红色基因一代一代赓续,英雄篇章一代一代书写。如今的岳西,山川锦绣,人民幸福安康,老区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在王步文故居周边,目之所及,皆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资福村因其地理优势,被岳西规划为县城北扩的核心区。正在建设中的资福新区,总面积约5000亩,致力于打造以“两校一基地”为核心,集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品质人居于一体的现代文教新区。作为打造资福新区的基础性工程,长约4公里,双向6车道的步文大道已于2020年通车;距离王步文故居不远,岳西中学、岳西县委党校楼房已启动建设。资福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华说,曾经只靠采茶、养蚕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的村民,如今随着重点工程的推进,纷纷在家门口找到了活计。资福村将借助大开发的契机,通过发展楼宇经济、劳动服务经济、休闲旅游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乡村找到了致富新路,今日资福正在书写发展的新篇章。(此文转载于《安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殷英)
图1:王步文故居廉政教育基地广场雕塑(王步文一家三口)。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摄
图2:王步文故居展厅。 岳西县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图3:王步文故居堂屋外景。 岳西县文物保护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