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皖西日报》在岳西创办始末

发布时间:2023-03-24 浏览次数:

  今年3月8日,新华社办公厅副主任冯冰及皖西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储叶来等一行来岳西县调研,开启了一场“寻亲之旅”和“寻根之旅”。回顾历史,岳西与新华社皖西分社及皖西日报社有着一段密切的渊源关系,值得我们去发掘探索。笔者找来史料,对在岳西创办的《皖西日报》有关内容作出整理,以便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热血革命史和艰辛办报史。

  

 

  1947年9月19日,刘邓大军三纵部队进军岳西县衙前镇,县城内守敌溃逃,岳西宣告解放。解放岳西后,新华社记者方德、曾克、杜宏等也随军到达岳西,开展新闻报道工作。11月15日,皖西区党委,皖西行署,皖西军区在岳西汤池畈成立,彭涛任书记,桂林栖、于一川任副书记。为了宣传胜利消息,鼓舞部队的战斗意志,皖西区党委决定创办区党委机关报《皖西日报》,由新华社二野分社随军记者方德负责皖西日报社筹建工作。同时,皖西军区文工团、皖西文联小组、新华社皖西分社在岳西汤池畈成立。

  皖西日报社社址设在岳西腾云庙储家花屋(今岳西县莲云中心学校校址所在地)。方德任皖西日报社副社长、新华社皖西分社副社长,他于1938年就投身延安参加革命,曾经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从事随军记者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虽然他想把报纸办成铅印报,但现实条件不允许。当时这里大多是山林地带,办报非常不易,人员和物资都是困难,连个普通油印机都没有,更不用说新闻纸张、印刷器械。但是报社的同志们有的是办法,岳西虽然没有铅印设备,但有的是山石,人们费尽力气找来了一块印刷石板和请来2名石印工人,新闻纸就用当地盛产的皮纸代替。为支持办报,皖西军区将一台缴获的美造报话机交给皖西日报社使用。当时国民党以大功率电台干扰,想要收听中央的电讯是十分困难的,《皖西日报》的新闻来源主要是收听记录陕北新华社广播和河北邯郸广播电台的资讯。报社工作人员有杜宏、罗琼、杜恒贤、王辉、王兆乾、周绪中等,他们当中有的会速记,有的会石印、有的当记者、有的任编辑。例如杜宏是青岛人,大学生,自己创造了一种速记法,一段时间内由他抄录中央新闻。再例如王辉,东北人,调来之前是部队里的文书,他能写一手漂亮的钢板字,担任刻字任务。总之大家为了报纸的出版是各尽所长,各尽其力。

  1947年11月下旬,《皖西日报》正式出版了,四开四版石印,虽然是用棕刷在石板上手工刷出来的,但有个报纸的样子。没有专门的发行机构,报纸都是按照解放区送“鸡毛信”的方式进行传送。报纸出版后,及时把全国各解放区战场的胜利消息传送到各分区和各新建立起来的基层政权。

  当时大别山区部队生活异常艰苦,12月岳西的高山颠已堆满积雪,气候寒冷,区党委和各个分区费了很大力气从山下买来一些布匹,战士们冒着严寒自缝棉衣。粮食匮乏,衣着单薄,医药断绝,而敌人以几十倍于解放军战士的兵力在疯狂“扫荡”,面对这样艰难的环境,报纸上的战争胜利消息无疑鼓舞了士气,同时也让大别山区战士们的战斗生活得以展现。时年20岁的报社记者王兆乾曾到响山和茅山一带(今五河镇境内)采访,就在采访不久前,敌二十五师“扫荡”至茅山脚下,伤病员和医护人员没有武器,巧妙地用扫帚伪装成机枪,以少量人不断轮回出现,造成战斗部队的声势,麻痹了敌人,保护了伤病员,王兆乾据此写成《茅山上的斗争》以“本报记者”名义发表文章,登在了《皖西日报》第二、三期上。

  1947年12月尾,形势恶化,敌二十五师、四十六师、四十八师以及青年军一〇四师等分几路进山“扫荡”,报社被迫转移。在转移时,报社工作人员与敌二十五师在一个山弯处遭遇,为了不使获得的电池和电台落入敌手,忍痛砸掉了,石印器材也都藏起来。编辑部编辑罗琼(化名藜蒺)因为身体羸弱,又是深度近视,不幸被敌俘虏,另外一个青年方雨亭则投向了敌人,报社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虽然报纸仍然坚持用油印出版一段时间,但由于日夜反“扫荡”,报社跟随行军作战十分困难,区党委决定暂停报纸出版。

  1948年4月,皖西军区集中两个团的兵力,在舒城中梅河一带消灭了河南省保安第三团,并不时将部队深入舒、庐、桐、无及沿江一带敌后作战,加上各野战军在许多地方取得节节胜利,大别山的斗争形势逐步出现转机。到了八九月,区党委决定恢复《皖西日报》,仍由方德负责筹备并担任副社长。这时,舒城一带陆续有一些青年学生参军,邬效杰、高绪楷、胡晓肇等人先后都调进报社。后来,又有一些进步学生加入,例如同济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学生充实到报社中来,报社的力量得到增强,年底在舒城晓天开始出报。不久,报社又调来皖西四地委宣传部长林彩为社长,方德续任副社长,以及一些人的加入,队伍开始壮大了。

  1948年冬天的一天,皖西日报社印刷厂接受了皖西行署供给处交办的印制皖西流通券的任务。当时恰好报社一位老印刷工人曾印过钞票,但必须绘出图样制成版子。报社工作人员们于是找来旧纸币做参考,自行设计并印制出来流通于大别山皖西地区的皖西流通券,票面金额为“贰角”,印有皖西行署工商局长刘征田的签名。皖西流通券以中原大军区支援的银元为后盾,群众可以兑换,有效抵制了国民政府滥发钞票带来的贬值,对发展皖西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9年1月,报社又从晓天迁至六安毛坦厂,在毛坦厂住的时间不长,后又随区党委机关和三地委机关转到六安县城。后因形势原因,3月1日《皖西日报》停刊,出了停刊号,报社人员也奉命往南到安庆。4月安庆城解放后,军管会领导决定办《安庆日报》。王兆乾、薛常进、杜恒贤、汪玉堂、许建生、胡晓肇、周绪中、高绪楷等人留下来办报。以林彩、方德为首的另一批人,随十一军在枞阳附近渡江,后来一部分人进入南京,创办了《新华日报》。留在安庆的皖西日报社一班人马接管了国民党《皖报》,并创办《安庆新闻》。至此,在岳西创办的《皖西日报》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皖西日报》在岳西创办,虽然在岳西前后发行不过数月,但其影响和意义重大。报纸发挥了宣传工具的作用,让大别山区的战士们接受了解放区各战场的胜利信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增强了斗争必胜的信心,同时也宣传了大别山区战士们的战斗状况,展示了战士们的精神面貌。就像原皖西日报社工作人员王兆乾所说:“《皖西日报》像黎明前的号角,鼓舞人们去迎接灿烂的旭日”。(岳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撰稿人:谢龙飞  审稿人: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