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委史志室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07 浏览次数:次
近年来,桐城市委史志室高度重视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史志部门“存史、资政、育人”职能作用,把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落到实处,紧紧立足于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精品、保护红色遗址,在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等工作方面取得新成效。
红色资源的挖掘 近年来,市委史志室陆续发现1938年日寇在桐家信、日记史料、1941年日寇轰炸桐城新罪证史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桐城党内交通史料、1949年桐城民工队史料、邓稼先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等史料;联合桐城市档案馆寻找“追梦扬帆忆峥嵘——纪念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长三角档案联展”档案资料;为《安徽省红色档案资源目录规范》认真编制红色档案资料目录;协助南京电视台拍摄电视文献纪录片《民心所向·南京解放》;协助安徽广播电视台拍摄《逐光——走江淮学党史》,做好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向武汉市委史志室、六安市委史志室、安庆市图书馆、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战役纪念馆、金寨县委史志室、桐城市图书馆、桐城市博物馆、桐城中学、浮山中学、六尺巷廉洁文化陈列馆等10家单位捐赠历史资料;多篇新闻报道在中国县域经济报、安徽经济网、安徽视讯、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安庆日报、桐城新闻网等多个平台登载,收到省政协《江淮文史》的专题约稿。
红色资源的保护 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调查,对棋盘岭抗日伏击战纪念广场进行提升改造,设计安庆市唯一专门的新四军抗战纪念馆;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桐城鲁谼方氏家族暨勺园文化陈列馆中的红色文化布展;完成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中共孔城支部旧址、欧家岭起义旧址、桐城中学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地下交通联络总站——戴长春饭店、 叶家湾红色教育基地等8处红色资源的展陈布展。提高革命旧址、纪念设施的保护等级,提升展陈管理水平,参与市烈士陵园提升改造项目、《长江第一船》剧本研讨;完成桐城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第109号提案中“唐湾镇八一村叶老屋、天平岭村庄等红色资源的保护”的办理。持续推进党史教育基地申报工作,配合上级单位做好核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评测,现场核查申报单位的基础设施、资源保护利用、基本陈列、管理服务、党史宣教成效等情况。加大力度做强红色资源利用价值,把地方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阵地。
红色资源的利用 组织人员参与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举办的《新时代我们如何弘扬新四军精神》《我们身边的新四军老战士》“科力杯”主题征文活动中,两篇论文荣获优秀奖;参加安庆市档案馆举办的“开启身边记忆,讲述档案故事”编研成果评选活动;共计撰写7篇论文参加“人民群众-新四军之基”“邓稼先诞辰100周年论文征集活动”“安徽方志保护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并在座谈会上做主旨发言,论文《建筑·地名·精神——浅谈六尺巷的形象嬗变(1923-1946)》获省一等奖。2024年度,获省专项引导资金重点项目立项,是省内唯一获得重点项目的县级单位,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表彰,连续两年位居安庆市首位;5篇研究论文被《中国年鉴》《江淮文史》《铁军》等省部级刊物录用;向《新四军在桐城》《桐城历史人物》提供资料近万字;联合桐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文旅局、桐城师范、桐城中学,在党校、高校、中学、军营、文都讲坛开展党史宣讲30多场。规范管理“桐城史志”微信公众号,严格按照“三审三校制”要求,坚持每周更新, 已经完成78期的公众号任务,逐步实现史志资料的数字化阅读。 (撰稿:湛峰 审核:何平 签发: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