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物长廊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长廊 >

慈云桂

发布时间:2017-08-01 浏览次数:

 

慈云桂(1917——1990),今麒麟乡人。云桂幼年家境十分贫寒,弟兄姐妹8人,全靠父亲在杨树湾街的半爿小店和3亩地收入维持生活。幼时在家乡读私塾,18岁毕业于桐城中学。由于家境贫寒,被迫到庐江县小学任教。22岁考入湖南大学,因毕业成绩优异被保送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读研究生。民国3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民国37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代表物理系教师联合会和教职员志愿工作团,去迎接北京解放。新中国建立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和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常务委员,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

云桂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专家。1958年,他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61年,他主持晶体管通用计算机441B的研制,成为我国最早研制成功的晶体管计算机之一。1969年,在国家组织望远测量船中心处理机(151)的论证方案时,率先提出国产化、集成化、百万次级双机系统的方案,终在十年动乱极其艰难情况下,使中心处理机研制成功,完成了试验任务。1974年,他向中共中央领导写了尽快开展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的报告,并得到支持和批准。1977年,他提任银河亿次计算机研制的技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他和博士生、专家们日夜拼搏,经过6个春秋,终于取得研制工作的成功,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为此,中央军委授予他科技成果特等奖,并记二等功。80年代初,国际上刚刚开始智能计算机研制工作。他一方面向组织建议,要开展此项研究;另一方面又组织和带领一批博士生开始智能计算机研究,建立中国智能计算机学会和智能计算机专业组,为汉语语音输入及单字、词组识别与应用做了大量工作。1989年,他积极组织并主持召开人工智能工具第二届国际会议,为多种型号计算机的研制开拓出新的途径。

云桂是热心的教育家,从清华大学执教起,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40多个春秋。他十分注意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他常与博士研究生谈心说:我国科技还不能令人满意,但经过努力学习、研究、实践、锐意进取,是会领先世界的。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文化大革命后,他从牛棚出来,便不顾一切地投入科研工作,与专家、博士生一起,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经实验、观察终于攻克了中心处理机核心部件的研制难题。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博士生们纷纷要求随船试验。云桂先后从事过大学研究室、系,直至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领导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中,他随时关心、体贴学生,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发新课题。并同他们一起研究、试验、写论文,时刻注意科坛新动向,帮助学生寻找课题和突破点,让学生在科技领域中进行新的突破。每当学生有了进步时,他就感到高兴和满足。他治学严谨、热心助人,学生对他由衷地尊敬。

1958年,云桂调国防科工委工作后,仍接受国防科技大学聘任,继续担任该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导师。云桂的学术著作甚多,在国内外刊物上先后发表了100多篇有价值的文章,为国内高等学校编写了100多万字的教材。他的《数字积分机原理结构与应用》一书,多次再版,影响很大。他不顾70高龄,和博士生合作编著4本有影响的英文集,其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计算机新算法和计算机结构的重要见解,誉满中外。他为推进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赶超世界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云桂是美国IEEE学会高级会员,《科学通讯》、《中国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编委,《科学导报》、《新一代计算机系统》杂志中国编委。(图:慈云桂像)

上一篇:黄 镇 下一篇:房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