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城市历史变迁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8-25 浏览次数:次
一 概 述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市境位于北纬30°28′~30°42′42″、东经115°46′~117°44′,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
安庆西北部为大别山脉的延伸,东南部为沿江台地平原,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为连绵的丘陵、岗地,地貌上有明显的阶梯状特征,深入大别山的岳西天河尖,海拔高度
安庆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境年平均气温指数在
境内古为彭蠡泽,地表水资源丰富。长江流经境内
安庆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适合人类居住生存,安庆的山川形势也为古安庆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考古表明,原始社会时期安庆已有先民生活。春秋时,安庆分属皖、桐、舒等小国,后属吴;战国时,并于楚;秦代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王国,后属扬州庐江郡皖县地;隋为熙州、同安郡,唐改同安郡为舒州。北宋初年为淮南西路舒州,政和五年(1115)受赐德庆军额。南宋绍兴十七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由“同安郡”和“德庆军”各取一字而名,含“平安吉庆”之意)。庆元元年(1195)升舒州安庆军为安庆府 (治所今潜山县城)。元代属河南江北行省,名安庆路;明代为安庆府,直隶南京。清朝初期,安庆府属于江南左布政使司(后改为安徽布政使司,驻江宁)。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今南京市)迁至安庆府,至20世纪30年代末,安庆一直是安徽省府所在地。抗日战争爆发后,省会临时迁六安、金寨、合肥,1948年12月,省府迁回安庆,因战事变化次年3月迁往屯溪。建国后为皖西南区域性城市。
安庆建城始于南宋。按《宋史》,嘉定十年(1217)四月,安庆知府黄干以“金人破光州”为由,奏请朝廷,建城御敌,于当年冬完工。绍定四年(1231),知府赵希衮续修加固。端平三年(1236)蒙古军南下江淮,安庆府移治贵池罗刹洲,再移杨槎洲;至景定元年(1260),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于盛唐湾宜城渡重新筑城,形成城周十三里,“北负大龙,东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的规模,并迁怀宁县治附郭。元代余阙驻守安庆,将城墙增高到二丈六尺。清代顺治七年(1650)城墙倒塌百余丈,操江巡抚重建城垣。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驻安庆,在北起集贤门、南抵江岸的城外西边加筑一道月城,辟“金保”、“玉虹”两个城门。光绪年间,巡抚聂缉椝在金保门南面增辟“同安门”。民国时期,安庆古城墙大部被毁。建国后城墙被完全拆除。
旧志称“(安庆)府为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陆道有北硖挂车之隘,水道有小孤之险,山深水衍,战守之地也。”从山川形势上看,安庆境内西北为高山、东南为江河,既便于防御,又有交通的便利,在此筑城是理想的选择。
安庆处在世界上最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可以患中国”(南唐徐锴《潜山诗序》)。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这里就有军事要塞吕蒙城和皖口城。《三国志·吴主传》记载:“黄武七年(228),秋八月,(孙)权至皖口,使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曹)休于石亭。”元末,余阙与红巾军在安庆相持七年,安庆城为元朝支撑整个东南危局的重要屏障。明末张献忠曾率部争夺安庆。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镇守安庆,改革天朝有关经济政策,史称“安庆易制”。太平天国后期,安庆为天京主要屏障,清军分兵四路夹击安庆,英王陈玉成等进行长达两年的安庆保卫战。光绪三十三年(1907),徐锡麟率领安庆巡警学堂学生起义,次年爆发熊成基领导的新军马炮营起义,均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先声。
安庆为长江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之语,故安庆别名“宜城”。安庆早在建城之前就逐渐成为黎庶聚落、官府驿站。北宋熙宁八年(1075)设置舒州同安监,铸造铜、铁币。清光绪二十八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签订,正式开安庆为通商口岸。曾国藩于咸丰十一年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开始制造轮船、军械,安庆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发祥地之一。民国年间,安庆人口约为8万左右,仅次于芜湖,抗战前商业兴旺,教育发达,惟城市建设缓慢,城区狭小,街巷弯曲逼窄。建国后,安庆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到200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达76.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0.1%。
二 历史上安庆府城迁移
1、从汉代皖县到宋末安庆府城
南宋以前,安庆(同安郡、舒州)主城在今潜山县,从汉代“皖县”,再到晋以后的“怀宁县”,都是一方治所。其地在今梅城县,地势平坦,处在潜水与皖水之间。汉代直到隋唐时代,虽然在历代战争中城市有严重损毁,安庆主城基本未作迁移
两宋时代沿用舒州怀宁县旧制。南宋庆元元年,宋宁宗即位,因为他曾当过舒州节度使,于是将舒州升格为安庆府,治所仍在怀宁县,辖怀宁、桐城、宿松、太湖、望江五县。
2、汉末吕蒙城
安庆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自古以来即为战守皆宜之地。《汉书》载,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南巡至此,“作盛唐枞阳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山下为盛唐湾古渡口,称“宜城渡”。三国时期,安庆市境为吴、魏争夺的重点地区,据《建康志》:“宜城者,雁汊对岸一要害处。吴魏相持时,尝筑城于此。”三国时吕蒙曾在山口建军寨,并筑城于今枞阳门外二里许。此城扼大江南北,进可攻,退可守。它和市郊山口(又称皖口)要塞相呼应。吕蒙城应是安庆市区范围内因为战争而建最早的古代城池。
3、安庆府城第一次迁移:从古皖城到盛唐湾及罗刹洲
南宋时期,舒州升格为“安庆府”,驻怀宁县(今潜山县城)。当时宋、金南北对峙,江淮之间为战争前沿。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将首都迁往金陵,又再迁临安。嘉定十年(1217),黄干任安庆知府(在今潜山县),为抵御金人入侵而选盛唐湾筑城。《宋史·黄干传》记载:“(干)寻起知安庆府”。“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端平三年(1236)十一月,蒙古军队进入淮西,安庆府守将逃走,城为蒙古军所得。安庆府治迁到贵池的罗刹洲。与此同时,怀宁县迁到古皖口。不久,安庆府又迁到杨槎洲。这是安庆府城第一次迁移。
4、安庆府城第二次迁移:从杨槎洲到宜城渡
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安庆府没有固定的治所。“移治以来,虽建立官吏,而荡无保障。”(宋理宗景定二年正月乙丑城安庆诏)。宋理宗任命马光祖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兼节制安庆府屯田使。在考察安庆沿江防务后,马光祖将重筑安庆城提上议事日程。据《建康志》:“景定元年三月,筑宜城为新安庆府”。据宋理宗奖谕看,不到一年,筑城即已完成。马光祖为此受到宋理宗的奖谕(进秩二级):“古舒与秋浦相望,一衣带水。民有摇心,或请板筑宜城而守之。议久,不决属者。丞相行边采其策,且佐其费。向之荒墟,今为坚垒”。此城背靠龙山,面对大江,和当年吕蒙筑城的位置几乎一样。安庆府最早治于潜山(指今地名),后迁移至盛唐湾宜城渡(今安庆市区),从黄干到马光祖,前后历四十三年。安庆府就此固定在新府城之中,怀宁县也从山口镇迁来附郭。
三 安庆城市功能定位演变
1 宋元明时期:安庆主要为军事战略要地
宋朝建立后,实行“路、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舒州属淮南西路。建隆元年(960),舒州由团练使升格为防御使。州长官称“知州”。徽宗政和五年(1115),赐“德庆军”,置节度使。舒州的政治、军事功能得到强化。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名“安庆军”,安庆得名由此开始。在行政上安庆军仍归舒州,合称“舒州安庆军”。南宋庆元元年升舒州为安庆府。元代安庆府改为安庆路,属蕲黄宣慰司,后又归河南江北行省。路的治所设有总管和都元帅府,主管军政。明代建立后,将安庆路改回为安庆府,永乐年后直隶南京。整个明代,安庆府名称和管辖范围基本不变。明末,为了加强军事管理,于崇祯七年在安庆府设“安庐兵备道”,崇祯十年设立“巡抚都御使”。其中“巡抚都御使”是“割南直隶安、庐、池、太四府,广德一州,河南之光、固,湖广之蕲、黄,江西之德、湖等州县。”它的政治军事功能亦可比之藩镇节度。由此可见,与安庆府政治中心相比,安庆城的军事功能更为突显。
2、清至民国时期,安庆为安徽省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清朝初年,安庆府属江南省(省会在江宁),但有一些重要机构驻在安庆,如巡抚都御史(初设于顺治二年,和明代的巡抚都御使功能相同)、操抚都御使(初设于顺治七年)、按察使司(初设于康熙三年,康熙五年移驻安庆)等,这些机构强化了安庆的军事政治管理功能。顺治十八年(1661),安庆府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治江宁)。康熙元年(1662),设安徽巡抚(管理区域主要在沿江江南),驻安庆,安徽按察使也设在安庆。康熙六年(1667)成立安徽省,省会在江宁。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省由江宁移驻安庆。直到1938年抗日战争中安庆城失守前,共170多年,安庆一直固定为安徽省会,是安徽省政治中心,安庆城市的政治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近代以前特别是宋代安庆府设立之后,可知安庆城几乎完全是因军事形势需要而产生,而非由于工商业发展需要出现的”。“当它作为安徽首府地位得到确立时,才完成了从纯军事职能到兼具政治和军事双重职能的转变。”
安徽省会置于安庆,确实是一个据于战略形势的考虑。宋元明清之际,江淮多为战场,安庆有长江航运之利,是上游武昌、下游南京之间的咽喉,所以安庆在成为省会之前就已经驻有准省级政治、军事机构。古代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十分密切,行政长官同时兼具军事最高指挥,这就是省会设在军事战略要地的理由。
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宋代以后江淮地区城市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舒州是传统的农业产区,吴塘堰总计灌溉农田千余顷,茶叶产量在江淮地区也居上游。舒州境内产铁历史悠久,宋代时规定舒州每年要进贡优质铁器。熙宁八年(1075),朝廷下令在舒州置同安监,铸钱供淮南西路使用。南宋乾道六年(1170),恢复山口镇古监,又置宿松监。同安监的存在,说明古代舒州在经济功能上较前代有了重大进步。元代以后,江淮间军屯、民屯范围很大,安庆路农业经济有所恢复。明初,安庆境内得到来自江西和皖南的大量移民,人口数量增长很快,成为安庆近代人民的祖先。由于交通的便利,安庆府城渐渐成为沿江农产品、手工业品的集散中心。“芜湖、安庆是明清时期发展较快的两座商业性城市。”(《安徽省志·总述》)。明代安庆府是江南、苏浙和湖广之间的水上交通要道,南北陆路的驿站也非常密集,城市的商业、手工业生产水平也在进步。“沿江的安庆一带是安徽省重要的商品粮(米)生产基地”。“传统的经济作物茶叶等更是抢手货,烟草更是远销他省”。但明清以来安庆城市工商业受封建政治体制的影响,比芜湖和沿海地区要弱得多。清代在芜湖和凤阳设“关榷”,安庆则没有。“安庆虽贵为省会,却未能成为全省的经济中心。”
宋代以来,历经元、明、清三朝,舒州及安庆府文化思想功能逐步显现。传统封建教育机构吸引着大批人才。“庆历四年,各令立学”。元代官学设在学宫,明、清延续,称“府学、县学”,以读经和培养科举人才为主。唐以来私学如书院和私塾等也有发展,安庆书院最早是太湖的太白书院(唐代,现有石碑遗存)。元末余阙在安庆城内创办青阳书院。明代以后,书院增多,安庆知府胡瓒宗在任时就创办了六所。书院不仅仅是培养科举人才的地方,同时还具有藏书、研究的功能。书院的主持者或讲学者多为当时著名学者。如余阙主讲青阳书院、姚鼐主讲敬敷书院等。由于安庆境内教育的发达,元明清三代,安庆共造就了6个状元(黄信一、刘若宰、龙汝言、赵文楷、李振钧和武状元王来聘),安徽封建时代总共只有25名状元,安庆占五分之一。有清一代,安徽全省进士为1182人,安庆各县287人,全省第一。安庆各县中,桐城清代进士138人,居第一位。怀宁(52人)、太湖(47人)为二、三名。“安庆进士在文学、艺术、科技、戏曲、教育、史学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进士学者”。
明清以来,安庆文化思想昌盛,成为全省的文化中心。根据
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安庆政治中心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政治功能让位给军事功能。1859到1861年,双方在安庆进行两年多的争夺战,以湘军的胜利而告终。由于曾国藩的力主,战后安徽省会又回到安庆,“若不是大乱过后,出于加强军事控制的需要,或许彼时安庆作为安徽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会就此终结”。十九世纪末,安徽巡抚邓华熙在改革教育、整顿财政、精简机构、发展工商业、编练新军等方面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康有为称赞邓华熙“能行新政”,对“安徽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特别是思想文化的革故鼎新,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安庆在20世纪初成为安徽近代政治改革的发源地。在‘新政’的推行中,实施宪政乃是中心目标。”光绪三十四年(1908),安徽正式筹办咨议局,至宣统元年九月,安徽咨议局正式成立。1912年1月安徽省临时议会在安庆成立。1913年2月,安徽省议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安庆及安徽省向政治现代化迈出重要一步。1938年初,安徽省政府被迫撤离安庆,“安庆因军事而兴起,也因军事而衰落;因政治而壮大,也因政治而衰落。”建国后安庆为区域性城市,是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 安庆城市布局的演变
1 古代安庆城布局
据《宋史·黄干传》记述推算,安庆城墙长度为1440丈,约合9.6里,城门、壕堑和防御设施毕备。据《建康志》:“筑宜城为新安庆府,周十三里,高二丈,趾广七尺,顶半之。”关于安庆的城门,道光《怀宁县志》载:“城有五门,东曰枞阳,南曰镇海,东南曰康济,西曰正观,亦曰八卦,北曰集贤,旧西北有门曰万观,元末堵闭。”“镇海门,旧名盛唐门。”
南宋以后,安庆府城经过多次整修,但安庆城在清代中期以前规模基本未变,大致依地形地势布局,略呈方形,城中西北高,东南低,市区建筑在两列并行的高地上,“从城市总体布局上看官府衙门和府邸多位于城厢居中偏北的高岗上。从正观门(西门)始,怀宁县署、布政司署、试院、抚署、按察司署一字排开,为城区中官署最为集中的地区。此线以北有安庆府署和安庐道署、守备署等,城市公共社会设施如城隍庙、育婴堂、府义学、书院集中于城区西北面,在集贤门附近也为城市文教区所在。市肆和一般民居在南厢,仓库在镇海门附近,沿长江一线是城市商业较为繁荣地带,寺观主要分布在城郊。”“至清代中期,城市显单一紧凑块状形态,此时城市规模很小,仅2.7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处于明显的点状形成阶段。”
2、近代安庆城布局和“双联市”构想
清末,安庆城格局仍然没有太大变化。城市的西南部是船舶汇聚之所,也是各县来往省城的主要通道。城内老街狭窄弯曲,道路起伏不平,有“九头十三坡”的称呼。民初,将全城260条多鹅卵石子铺垫的街巷改铺为石板路,并修建排水沟,修复清真寺、建起发电厂,相继建起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同仁医院、天主教堂、墨子巷邮电大楼、省参议会等建筑群。
民国初年,
建国前,安庆外向发展机会丧失,受长江、皖河、大小龙山、凤凰山、狮子山等阻隔,没有发展空间,城市只得以怀集路和华中路及长江为伸展轴,向北和东两个方向发展。“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修建新市路、建设路、孝肃路、华中路、沿江路等道路8条,总长
3、建国后安庆城市演变与布局
1950年的《安庆市区营建计划》比民国时代增加了部分公共建筑。1956年市规划委员会开始编制总体规划,1958年完成,规划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与实际状况相违背。旧城改造中,盲目拆除全部旧城墙及枞阳、集贤、镇海、八卦、玉虹五座城门,改建玉琳路、东正街、府西街。1955年新修人民路东段,改建华中路和安合路。1958年新建湖心路、钢铁厂西南路(今黄土坑路),成为城区与东北郊联系的干道。1960年修订城市规划,将城市定位为重工业城市,开始形成城东冶金、机械工业区,城北建材工业区。1964年再次修订总体规划,比原规划在人口和用地上大为缩减。1973年初,结合石化总厂选址,完成《安庆市城市初步规划》。规划中城市布局和用地选择与1960年规划大致相同,城市逐渐北移。1974年开始,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在西郊九里十八湾荒丘兴建,城区西北部进入大开发时期。70年代末,大庆路(今集贤路)改建,青年路(今德宽路)扩建,湖滨南路(今菱湖南路)等主干道拓宽。
1978年先后拓宽或新建18条主要道路,道路总长
1979年至1985年,城建部门吸取历史教训,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84~2000)。城市以块状分片方式发展。市级行政中心仍在老城区,商业中心在人民路和吴越街。到1988年,城区道路共282条,总长50.85公里,面积47.21万平方米。1988年与1949年相比,城市人口由不足8万人增加至24万人,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增加至18.4平方公里。
1992年至1997年,在城市北部新建开发区。通过对滨江城市景观带、菱湖风景区的建设等措施,使得城市景观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对外交通条件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不断改善(如合安公路拓宽、合九铁路开通、合安高速公路、安九公路和皖河大桥、安庆长江大桥建设),加强了安庆对外联系。到1998年,安庆市区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与1978年相比,道路总长由35公里增加至119.9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4.6%提高到31.8%,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3.9平方米增加到8.2平方米,供水率99.8%,城市气化率达81%。老城区改造速度加快,倒扒狮、钱牌楼等传统商业街修整,商业气息浓厚。人民路进行改建,成为商业、商务、金融、办公等功能为主的商业商务中心,市区内高层建筑开始涌现。
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双百”城市(百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建设目标。到200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达76.8平方公里。
五 对新时期四轮城市规划述评
1 四轮规划要点
改革开放35年来,安庆市编制实施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1984版(1984—2000):定位为长江北岸重要港口,商埠和旅游中转站,石化、轻纺业为主的工贸结合城市;规模为人口30万、30平方公里用地,空间结构为团状集中布局。
1994版(1994—2010):定位为长江北岸重要港口、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基地,皖西南商贸中心。石化、轻纺、机电、建材为主的综合性城市;规模为人口80万,用地78平方公里,发展方向为向东至老峰镇,向北至大龙山和月山镇。
2003版(2003—2020):定位为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工贸港口、交通枢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规模为2010年人口100万,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人口140万,用地规模145平方公里以内。发展方向为东进北扩南跨,带状组团式发展,远景跨江发展、组合城市形态。
2010版(2010—2030):定位为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基地。滨江山水园林城市。规模为2020年人口140万,用地140平方公里,2030年人口180万,用地180平方公里。“都市区”布局结构为“一正三副”(安庆中心城区为主中心,怀宁、枞阳县城和池州大渡口为三个次中心)。发展方向为2003版基础上“东进北扩、环山发展”(向北——石塘湖方向,环山——杨桥、五横、罗岭方向)。规划区仍局限在市区和皖河农场,止于现有行政区域之内的狭窄空间。
2 评 析
1984版和1994版二轮规划起点和定位很低,自我禁锢在安庆城市原有狭小空间,明显受制于历史条件和决策者眼光气魄。
2003版规划的编制着眼点仅为安庆经济开发区和长江大桥连接线区域发展,故仍局限于“东到老峰北至月山”的空间格局,规划起点不高,定位仍然模糊不清,但提出“南跨”远景和融入大龙山风景区构架城市后花园的理念为其突出亮点。
2010版规划特色在于突破了安庆城市固有地理格局,明确提出“大宜城”远期构想,即东到枞阳、北至怀宁(高河)和向南跨江融入大渡口的“东进北扩南跨”战略升级版。其“滨江、襟湖、环山”布局也彰显安庆山水形胜优势,城市功能定位也开始变得清晰。
纵观四轮规划,虽逐轮不断改进完善,但都存在两大弱点:一是规划时间跨度过短,基本上取15年为限,第四轮规划最长也仅为20年。二是专注于安庆本身,未将外部变化纳入通盘考虑。如对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与周边区域经济联系方面着力很少,相对而言偏于静态和孤立。这是前几轮规划实施过半即失效重新编制的原因,也是城市定位摇摆不定、标高不够的根源。
六 宏观背景展望
1 中国处于持续中(高)速发展期
中国正处于千年来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深层次的大变革大发展历史时期。从经济总量到结构体系,从生产能力到技术创新,从消费水平到服务水平,从国民思想理念、思维行为方式到体质技能,从社会结构到治理水平无不处在全面、深刻的变革期和上升期。
据亚州银行预测,未来20年(2011—2030年)中国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于2025年(按市场汇率计算)和2017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本文预测, 2012—2030年中国处于中高速增长期。2020年GDP约为93万亿,人均接近1.2万美元(按市场汇率估算)。2030年GDP约为167万亿,人均2.35万美元(按市场汇率估算),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30—2050年处于中速增长期,2050年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 宏观政策和发展要素
2013—2022年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宣示其宏观政策走向,到2022年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等长期制约因素初步得到有效解决,2030年基本解决。2050年东西部区域平衡和环境资源制约因素将基本得到解决。
发展要素上,中国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即人口红利衰减,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供给。土地政策将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资源垄断格局将被破除。因此,未来人力和土地要素资源成本将不断上升。
3 大区域经济圈
大区域城市群深刻改变宏观经济格局。我国已进入城市群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时代。因此,安庆城市发展不能不与周边区域经济圈相联系。
在中国三大增长极中,长三角城市群对安庆辐射虽然巨大,但安庆实施东向战略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在酝酿中的“中四角”(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安庆恰好处于合肥、武汉、南昌三角的正中位置,节点城市的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安庆发展规划理应在安徽发展战略中发挥一带一核(皖江城市带和合肥)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之间枢纽作用。而从整个长江中下游经济带看,安庆处于南京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之间有利位置,在两大经济圈联系上具有独特优势,发挥该优势可以克服安庆与长三角沪杭中心地带距离稍远,辐射效应衰减的不利因素。
七 安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建议
1 延展规划期限
最近的一轮规划期限为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这种设置对一个区域性中等城市而言,实质上模糊了规划与计划的界限。我们认为,规划时间设置的本质既是对未来发展速度的科学预判,也是对近期与远期规划之间科学合理衔接的前瞻性设计,从而有效避免近期发展与远期规划脱节甚至冲突。我们应当汲取前几轮规划实施过半就失效的教训,必须充分把国家和安庆发展速度作为编制规划的基础背景,才能走出边实施边修补的怪圈。
安庆城市规划和发展一般而言遵循“立足30年,放眼50年”的编制原则。依据中期国家处于持续中(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安庆城市新规划和发展的时间节点建议为:近期规划2010—2030年,远期规划2030—2050年。
2 扩大规划区范围
安庆城市现行规划区仍为市区(含大观、迎江、宜秀)和皖河农场,总面积仅为900平方公里。
自建城800年以来,安庆城完全显现出军事战略要地的思路布局。这种在冷兵器时代的优势到了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世纪已转变为劣势,因此,彻底破除安庆城市固有山川地理格局的限制以及由此产生思维定势的束缚是当务之急。
A 将现行规划区(市区和皖河农场)扩展到“大宜城都市区”范围。即将东进枞阳县城、北扩怀宁县城、南跨长江池州大渡口作为安庆城市空间布局的近期规划(实施)区,时间为2010—2030年。同时,将规划区从皖河农场延展到望江东北部(漳湖、赛口、高士)。从现在起在怀宁、枞阳县城实施同城一体化规划。
B “跨江”和“南下”战略纳入远期规划。“跨江”延展到整个东至县,“南下”延展到望江县城。“大宜城”范围包括市区和怀宁、枞阳、望江、东至县城。时间为2030—2050年,从而一举奠定安庆未来大城市的空间格局。
C 扩大安庆规划区空间是冲破安庆千百年固有山川形势制约的良策,更是实现孙中山先生百年前在《建国方略》提出的著名“双联市”构想。虽然安庆已不是省会城市,但安庆是上至武昌,下到镇江的千里长江北岸唯一重镇,又是南京与武汉之间战略要津。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上,安庆是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次推进的关键交汇点,具有承东接西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孙中山先生跨江发展的“双联市”构想并未因为安庆不是省会城市而过时,相反“双联市”构想仍具有国家宏观区域平衡战略的现实基础,同时还可作为说动高层的历史论据。
历史上东至县多为安庆地区管辖,大渡口镇也曾属原安庆市(地市合并之前)直管,池州市和东至县几十年来对大渡口镇投入很少,主因就是长期存有大渡口镇早迟划给安庆的思路。
D 扩大规划区是主动应对安庆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是全面加深与大区域经济圈联系的需要。
南跨长江延至大渡口(以及东至县),是充分利用南沿江高速及未来沿江(南线)宁(九)武城际快铁交通大动脉,从而发挥安庆在南京、武汉两大经济圈之间纽带作用。北扩至怀宁县城可充分利用北沿江高速、沪渝高速和待建的合(九)武城际快铁、阜景铁路等多条大动脉,从而发挥安庆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四角”经济圈)中合肥与武汉、南昌之间的枢纽作用。反之,若不能实施“南跨”和“北扩”战略,安庆发展仍将陷于相对孤立和被动的旧格局。在南沿江高速、南沿江快铁贯通之后,长三角城市群的人流、物流将直接与武汉乃至长江上游区域互动,而安庆仍因长江阻隔有继续边缘化之忧。
可以预见,由于国家实施海洋战略、突破岛链东出西太平洋与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必然导致地缘政治上的重大震荡(但引发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全局性事件概率极低),上述交通大动脉和“中四角”经济圈必将因此加速推进,这对安庆而言是一次重大机遇。因此,以大渡口(东至县)和怀宁县城为支撑,安庆将成为国家多条纵向、横向交通大动脉构筑立体复合网络中的枢纽,从而彻底摆脱自长江航运衰退后安庆相对孤立和边缘化的困境,安庆将由此重新恢复历史上的区位优势。
二是应对资源要素成本上涨的需要。人力和土地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将给已耽搁十多年的安庆增加发展成本。而巢湖市划入合肥、和县、含山划入马鞍山、无为及沈巷镇划入芜湖的成功范例昭示我们,区域性中心城市迫切需要广阔腹地和众多人口。我们必须改变多年形成单纯视为“包袱”的“扶贫”或旧观念,从现在起未雨绸缪,谋划、确立“大宜城”空间格局。
三是整体提升城市层级的需要。据统计,全国省会城市跨江城市已有78%,而皖江城市中均为沿江单边格局,属于临水建城的历史模式。随着安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资源和人口要素向区位条件良好的城市大规模集聚,要求城市空间开发拓展,城市结构和功能调整改善,逐步由城市——外围的非均衡态势向均衡化态势转变。因此,安庆通过跨江发展实现城市空间扩张和功能扩散成为必然趋势。
“跨江”战略不仅有利于安庆成为连接南京、武汉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其实质还在于整合和优化两岸资源配置,实施产城一体化发展,整体提升城市能级。跨江发展使安庆空间结构从单一中心(安庆市区)向多中心转型,从而跳出中等城市层级,为未来建成区域中心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E 积极申报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一是为实现扩大安庆城市发展空间,在国家重大政策变动之初应立即着手制订、申报安庆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近期(2020年以前)主要内容是怀宁县改为安庆市怀宁区,池州大渡口改为安庆市江南区。跨江发展将有力提升两岸特别是南岸大渡口地区土地、环境、岸线等自然资源的边际价值,为两岸提供优越的资源、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如无为划入芜湖后增加深水岸线
二是未来池州市和铜陵市合并将是大概率事件。由于铜陵长江大桥和立项待建的池州长江大桥与北岸枞阳县相连,迫不得已时将枞阳县东部(横埠、老洲、汤沟等)与东至县互换,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由于此举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及千百年来历史情感认同,谋划时要注意内部机密运作)。
三是为与远期规划衔接和有效开发皖河农场,将望江东北部的赛口、漳湖、高士调整为安庆市管辖。
F 完善城市功能定位
第四轮城市规划中“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的内涵偏重于交通、物流方面,定性较窄,定位偏低。建议调整为长江经济带南京与武汉经济圈之间、中游城市群(“中四角”)中皖江城市带与武汉、环鄱阳湖经济圈之间枢纽性中心城市。具体表述建议为:“长江中下游大区域经济圈枢纽性中心城市”。
该定位以强化安庆与周边经济圈联系为着眼点,拓展了规划城市性质的内涵,也与其“长江中下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职能相衔接。
G 重新修订规划,确立实施保障机制
以2010版总体规划为基础,按2010—2030年作为近期规划予以修订。重新编制安庆城市远期规划(2030—2050年),远期规划宜大不宜小、宜粗不宜细,把安庆周边大区域经济圈作为编制新规划的重要背景和支撑点,克服前几轮规划只重内部忽视外部,只重静态忽视动态的短板。
安庆城市近期和远期规划结合构成新一轮安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升级版,制订完成后要对规划建立保障体系。建议以市人代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形式予以固化、保障,强化实施规划的连续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幅蓝图干到底”,让安庆城市建设杜绝、减少不必要的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