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药房与安庆的西药业(江启鑫)
发布时间:2020-07-03 浏览次数:次
安庆的西药起于清末民初,为教会所办。如圣公会办的圣保罗医院(最初在大二郎巷,后迁至百花亭,更名为同仁医院)。随着西医的进入和拓展,安庆的西药业也就慢慢兴盛和发展起来。开始多为小店或兼营一点西药,不久“中西药房”“五洲商店”等西药商店便应运而生。当时,安庆的中药业已具规模,有张立达堂、老人和泰药店等,较大的批发商、零售商达三、四十家,遍布各主要街道,而西药业则刚刚起步。
民国23年(1934),江仁山、胡继祥、郑再宏等人合股开设“大陆药房”,成为当时除屈臣氏药房外较大规模专营西药的商店。城内还有不少小型西药商店也逐渐成立营业。正当西药业红火向上之际,抗日战争爆发了。日军占领安庆前夕,药店业主纷纷关门逃命。日军进城后抢光了药品,强占了店铺。沦陷期间,日军又把药品列为军需品,严加管制,药品进货困难,出售更受限制。日军动不动还以“通中国兵”为由抓人闹事,敲诈勒索。中西药业都受到严重摧残,特别是西药业几乎毁尽。为了生存,药业经营者有的远走他乡,有的从事其它行业,如百货店、杂货铺等聊以度日。
抗战胜利后,一些原业内人士在兴奋之余,想到了重振旧业。江仁山、郑再宏等合股恢复了“大陆药房”。相继又有“公益药房”“新亚药房”“同济药房”等开业。安庆的西药业又重新振兴起来。
“大陆药房”座落在安庆最繁华的国货街,小墨子巷口西侧,“清节堂“对门。国货街当时号称是“皖省商业第一街”中最繁华的一段(当时的“商业第一街”是指倒扒狮——国货街——四牌楼——三牌楼这一段)。“大陆药房”有专人坐镇上海进货,因此货源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到柜及时,价格公道,且批零兼营,很受欢迎。生意日渐做大后,还特请著名医学博士徐步瀛在店挂牌看病,创安庆西医坐堂之先河。并设有夜间窗口(即在门上开一个小窗口)为夜间求药者提供方便。
其间,“大陆药房”的掌门人江仁山,作为安庆西药业公所首届理事,代表安庆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西药业代表大会。
“大陆药房”后院中有口水井,院门开在小墨子巷内,每天下午定时对外开放,附近店铺和居民都来打水,不收分文,这是该店又一仁心义举。